独立屋“秒杀”公寓:悉尼新数据揭示十年翻番排行榜,偏远新区成大赢家
想在悉尼靠一套房实现资产翻倍?先选对类型、再选对地段。Cotality 新统计显示,过去十年里,悉尼独立屋整体跑赢公寓:独立屋中位价仅用 10.9 年便翻了一番至 152.6 万澳元,而公寓则需要 16.1 年才从 43 万左右升至 86.8 万。地块的性成为解释差距的关键词——“你可以向上盖公寓,却不能再造一块地。”经济学家 Kaytlin Ezzy 直言。
一、公寓“龟速”榜:26 年才翻一番
传统富人区与老牌华人区集体“掉队”
· Warrawee(上北岸):26.3 年 → 112 万澳元
· Beecroft:25.8 年
· Hunters Hill:24.3 年
· Epping(华人区):24.0 年
· Newington(西悉尼):24.1 年
供应洪流的副作用
Parramatta、Ryde 等高层林立区域,公寓翻番用时均突破 20 年。过去十年大规模开发带来的库存,至今仍在被“消化”。
二、独立屋“龟速”榜:需 24 年
· Terrey Hills:24.2 年 → 261.3 万澳元
· Ropes Crossing:22.8 年
· Bundeena:15.9 年
· Hurstville(华人区):12.6 年
KPMG 的 Terry Rawnsley 指出,Terrey Hills 居民平均年龄 47 岁、距离 CBD 远、就业岗位少,导致需求乏力,“慢涨”并不意外。
三、独立屋“光速”榜:4.4 年翻倍不是神话
· Menangle Park(外西南):4.4 年 → 114.8 万澳元
· Melonba(Blacktown 辖区):5.0 年
· Leppington:5.8 年
· Clontarf:6.4 年(498 万澳元)
· Bellevue Hill:9.0 年(1060 万澳元)
Rawnsley 解释,这些新区早期地价低、基数小,随着配套设施落地,价格迅速向大悉尼平均水平靠拢,“从 56 万涨到 114 万,比从 500 万涨到 1000 万容易得多”。
四、公寓“光速”榜:中央海岸跑出黑马
· Ourimbah:10.3 年
· Warriewood:10.8 年
· Little Bay:10.9 年
虽然仍快于多数公寓,但已明显落后于独立屋的头部速度。
五、学者警告:可负担区正在消失
Rawnsley 回忆,疫情前 50–70 万澳元还能在 Menangle Park、Melonba 买到独立屋,如今中位价已突破 110 万澳元,“护士、教师等关键工作者都望而却步”。悉尼大学 Laurence Troy 副教授进一步指出,内环、中环独立屋库存多年零增长,而公寓却在持续放量,“性溢价”把所有压力都推到了土地上。
数据不会说谎:在悉尼,决定翻番速度的首先是土地,其次是基数。对自住者而言,偏远新区仍有机会;对投资者而言,与其追高成熟区,不如在供应尚未饱和、基价仍在洼地的地段提前布局。毕竟,当“实惠区”不再实惠时,下一轮窗口也会随之关闭。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相关文章推荐
本季推荐项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