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投资置业 > 新州“公平蓝图”:8 400 套新房能否留住下一代?

新州“公平蓝图”:8 400 套新房能否留住下一代?

5 月 15 日,州长柯民思在麦凯尔研究所发表年度政策演说,把“住房”置于公平议程的 C 位。他直言:若再不大规模建房,悉尼将沦为“没有孙辈的城市”。

 

新州“公平蓝图”:8 400 套新房能否留住下一代?


一、住房危机的“数字警钟”


人口流失:每年离开悉尼的年轻人是新迁入的两倍。


财政答卷:前政府留下的 150 亿澳元赤字,预计两年内转为盈余——为大规模基建提供弹药。


公投承诺:创纪录 51 亿澳元公共住房计划,新建 8 400 套住房,其中 4 200 套专门留给家庭暴力受害者。


二、建房组合拳:公、私、社区一起上


公共部门:州政府直接牵头,首批项目已锁定北西走廊。


私人资本:鼓励开发商、养老基金、社区住房机构联合拿地、联合开发。


规划改革:柯民思呼吁跨党派支持松绑审批,否则“工党将独自把住房议题带入下届选举”。


三、基建先行:孩子到学校、病人到医院


教育:北西悉尼 600 间永久教室已在设计——覆盖 Box Hill、Nirimba Fields、Tallawong、Wilton。


医疗:联邦与州共投 9 亿澳元的 罗斯山医院(Rouse Hill Hospital)破土在即,填补西北医疗空白。


交通:同步升级公交、地铁接驳,避免“睡城”困境。


四、工资松绑:留住教师、护士、警察


废除上限:公务员薪酬封顶被取消后,州立学校教师成为全国收入高群体;缺师导致的停课、合班数减半。


警队回流:高尔本警察学院学员带薪培训,招募人数回升。


五、州长的“公平观”


引用惠特兰名言:“生活品质不仅取决于收入,也取决于居住地。”柯民思把体面住房 + 公共服务视为现代公平的两大支点。


结语


从 8 400 套新房到 600 间教室,从工资松绑到医疗扩容,新州政府正把“住房”写进下一代的成长脚本。能否兑现?下一次选举将给出答案。

温馨提醒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
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
本季推荐项目

新活动预约

请填写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