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澳洲买房有多难?难买房的15座城市中,澳洲5地上榜!
《Demographia国际住房可负担性报告2025》刚刚出炉,澳洲再次被贴上“贵”标签:全国平均房价收入比高达9.7倍,远超加拿大(5.4倍)、英国(5.6倍)和美国(4.8倍);悉尼、阿德莱德、墨尔本、布里斯班、珀斯全部跻身“难负担15城”,其中悉尼以13.8倍仅次于香港,阿德莱德意外跃升第6,比墨尔本还高半个身位。Ray White首席经济学家Nerida Conisbee直言:“这不是个别城市危机,而是全国性问题。”
一、5城上榜,澳洲“贵天团”出炉
注:9倍及以上被归类为“难以想象的不可负担”
二、全国平均9.7倍——高收入国家中前茅
澳洲平均:9.7倍
加拿大:5.4倍
英国:5.6倍
美国:4.8倍
Conisbee:“澳洲主要城市全部跻身不可负担行列,这是全国性住房危机。”
三、阿德莱德“逆袭”:从可负担到第6
2019年前:倍数约6-7,全国可负担首府之一
2024年:倍数飙升至10.9,首次超越墨尔本
推手:州际移民潮、海滨生活方式、建筑审批滞后、土地供应受限
四、病因剖析:不只是“规划太紧”
Demographia归因:
城市扩张边界硬约束——绿带政策限制远郊土地
社区反高密度——NIMBY主义盛行,中层公寓审批难
文化偏好——澳人钟爱独立大房,土地利用率低
建筑成本——疫情后材料、人工双位数上涨,新房供应放缓
→ 结果:供需失衡+成本飙升,倍数一路飙升。
五、短期展望:降息或再推高倍数
房价:截至9月年涨8.9%,年底或破两位数
利率:市场预计再降息一次,借贷能力↑,买家基数↑
供应:五年120万套目标缺口巨大,新开工量仍低于人口增长
政策:各州首置激励、5%首付担保,低价段竞争白热化
Conisbee警告:“新建住房严重不足,政策激励反而让首置者抢有限房源,低价段价格被推高。”
六、社会冲击:买房=阶层象征?
年轻人:首付储蓄期延长至8-10年
中产家庭:换房成本飙升,被迫“锁死”在远郊
投资者:转向低价高租区,与首置者正面竞争
代际财富:房价涨幅>工资涨幅,财富差距代际固化
Conisbee直言:“在澳洲买房不再是经济问题,而是社会分层象征。”
七、解决方案呼声:供应+效率+技能
行业建议:
供应端:释放远郊绿地、加快中层公寓审批、引入模块化建筑
效率端:简化环评、统一州级审批、暂停非必要建筑规范修订
技能端:扩大建筑类技术移民,弥补本地学徒“4年真空”
联邦住房部长已承诺“削减审批官僚主义”,但改革落地仍面临地方议会与社区阻力。
八、买家策略:在“难负担”市场里生存
首置:锁定<80万澳元远郊新盘,利用5%首付担保+印花税减免
换房:关注中层公寓+铁路沿线,避开高密度楼花交割风险
投资:租金回报>4%、距CBD 45火车、避开NIMBY严重区
时机:春季库存上升但需求更强,早入市优于持续观望
九、贵不是终点,供应才是解药
当全国平均倍数已达9.7倍,澳洲不再是“房价贵”,而是“房价难想象”。在降息、激励、人口增长三重推力下,若供应继续滞后,倍数突破10将成为常态。对于买家,抓住远郊释放与中层公寓双轨供应,是利用制度红利的短路径;对于政府,只有把“释放土地+审批提速+技术移民”同步推进,才能让“难负担”的标签不再继续放大。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相关文章推荐
本季推荐项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