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投资置业 > “抢不到、住不起、看不上”——悉尼租房三重困:年轻人正用脚步投票离开CBD

“抢不到、住不起、看不上”——悉尼租房三重困:年轻人正用脚步投票离开CBD

当 Jess Gallagher 再次刷新租房 App,她发现那套标价 520 澳元/周的 Surry Hills 两居室,从上线到“已租出”只坚持了 17 。比这更夸张的是,有人还没看房就隔空加价 20 澳元抢下钥匙。Jess 的故事并非孤例,而是悉尼租赁市场的日常切片:要么与几十号人同场竞价,要么只能接受“天花板掉漆、窗户关不严”的低价劣质房,第三条路则是——干脆搬离市中心。

 

“抢不到、住不起、看不上”——悉尼租房三重困:年轻人正用脚步投票离开CBD


一、“抢租”成为新常态


“我经历过夸张的一次,排队看房的人从客厅排到马路。” Jess 和三位室友目前挤在 Surry Hills 一套合租房里,房租“吃得掉大半工资”。她回忆,之前在 Double Bay 租的更小公寓,价格却与现在几乎持平,“地段换面积,租金一点没少”。


二、低价房=低质房?


当竞争稍微“冷静”,往往意味着房子本身“有问题”。 Jess 看过几套周租便宜 60–80 澳元的房源:


厨房灶台开裂,用胶带固定;


浴室排风扇损坏,墙体霉斑过半;


阳台栏杆锈蚀,中介口头承诺“房东会修”,却拿不出维修单。


“想找到符合基本居住标准的房子,比找一份全职工作还难。”


三、人口洪流加剧需求


金融平台 Our Top 10 的统计给出“租房难”的宏观注脚:


2021 年至今,悉尼部分城区 20–29 岁常住人口增长 4 倍;


Box Hill(西北走廊)五年内同年龄段激增 337%,周租独立屋中位价已抬到 800 澳元;


Marsden Park—Shanes Park 片区同口径增长 275%。


负责人 Simon Ma 认为,地铁延伸、西悉尼机场动工、新住宅区集中交付,把大批首份工作、首套租赁的年轻人吸引到外环,“通勤时间换可承受租金”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。


四、年轻人用“脚”投票


当市中心租金吞噬月薪 40%–50%,而购房首付又遥不可及,“逃离”成了理性决策:


西北 Rouse Hill、西南 Leppington 等新兴区,合租房周租 280–320 澳元/人,比市区便宜近三成;


新通车的地铁西北线,把 Box Hill 到 Chatswood 的通勤压缩至 40 ,比内城部分公交线还快;


基础设施跟上后,超市、健身房、联合办公空间同步落地,“住得远”不再等于“生活荒”。


五、租客的呼声:回应速度与规则公平


Jess 希望,房产经理能对高额租金匹配相应服务效率,“既然收了昂贵管理费,就该在维修、沟通、退还押金上更专业”。同时,她呼吁政府出台更多保护性措施,例如:


设定看房冷静期,禁止“未检查即签约”;


推动租金竞价平台透明化,公开成交价;


鼓励开发商在交通节点增加可负担租赁房源,平抑价格。


六、买房梦仍悬在半空


“除非双份收入且家里能支援首付,否则买房就是下一个十年的计划。” Jess 算过一笔账:按照悉尼独立屋中位 160 万澳元、首付 20% 计算,需一次性拿出 32 万澳元现金,再加上印花税、律师费,“感觉像天文数字”。


当“抢不到、住不起、看不上”同时出现,年轻人的选择只剩下两条路:要么继续忍受高租金、低品质,要么把生活半径向外挪动 30 公里。基础设施的延伸让“外环”成为新的缓冲带,但若租赁制度与供应速度仍跟不上人口洪流,悉尼的“逃离潮”只会愈发汹涌。

温馨提醒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
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
本季推荐项目

新活动预约

请填写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