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税后仍夺冠:维州稳居海外买家青睐州,2023年成交暴涨50%
在额外印花税、土地税附加费、空置费层层加码的背景下,维州依旧拿下“全澳受外国买家青睐”头衔。澳洲税务局(ATO)首份《外国资产所有权登记册》显示,2023年维州共录得2,606套房产被海外买家购入,较2021-22年度的1,703套增长逾50%;同期全国4万余套外资购房中,约1.7万套位于维州,占比高居各州之首。

一、成交结构:低于100万澳元的新房成“主菜”**
房型:新建住宅与未开发空地占绝对主流,豪宅或二手房交易稀少
总价:多数成交低于100万澳元,与本地首次置业段高度重叠
区域:集中在墨尔本市区及近郊地铁沿线,与铁路、学区、大学资源高度重合
二、全国视角:中国买家继续领跑,总量仍处低位**
来源国TOP3:中国、日本、新加坡(合计占比近50%)
中国买家:2023年购入超2,000套,总值约20亿澳元,继续位列
市占率:外资购房占全国交易量仅约1%,远低于2015-16年高峰期的5%
阿德莱德大学住房政策研究员Sha Liu指出:“虽然维州数据反弹,但外资整体参与度已大不如前。当前1%的市占率,并未在大范围或系统性上挤走本地首置者。”
三、政策时间轴:十年“加税之路”**
2015–16年:FIRB申请费上线,额外印花税在维州、新州陆续开征
2017–19年:土地税附加费、空置房产年度费用、非居民资本利得税上调
2021–23年:维州将海外附加印花税从7%提至8%,并延长空置费征收期
层层成本下,外国买家仍选择维州,主因是:
经济规模与人口增速领先全国
教育、医疗、文化资源集中,国际学生和人才持续流入
澳元汇率相对低位,折合成人民币、新加坡元后,入场门槛反而下降
四、农地板块:外资持股升至12.7%**
全国外资农地占比:12.7%(2024),比2022年增3个百分点
五大持有者:英国、中国、加拿大、美国、荷兰(合计近50%外资农地)
维州情况:外资持有5.9%农地(67.5万公顷),同比增加9,000公顷;用途以林业、种植业为主,比例低于塔斯马尼亚(23.9%)和北领地(27.6%)
登记册规则:只要外资股权>20%,整块土地即计入统计,确保透明度。
五、投资者视角:维州仍值得下注?**
市占率1%≠价格推手
外资集中于新建公寓与小型开发地块,与二手房价直接竞争度低
供应端贡献
海外资金推动大量楼花和新社区竣工,反而缓解租赁紧张
政策风险可控
维州政府多次表态“不会进一步大幅提高附加税”,给市场留出预期空间
汇率与利差
澳元兑人民币、新元处于近三年低位,叠加澳利率高于多数发达国家,资金成本相对低
六、实操清单:外国买家如何合规入场?**
提前申请FIRB
新房≤100万澳元费用15,100澳元;>100万逐级翻倍
预留总成本10%–14%
房价外需再备FIRB+印花税附加+律师+产权登记+贷款杂费
选对新盘
优先地铁/大学/医院800米内、总价<100万澳元新公寓,转手流动性好
贷款预审
外国收入LTV通常60–70%,需银行海外收入评估,材料提前3个月准备
税务规划
出租后地稅、附加税、空置费、资本利得税一并计入;可通过负扣损、折旧报告降低应税收入
加税十年,维州仍稳坐“海外买家州”,核心逻辑并非税费友好,而是经济规模、教育实力与人口增量的综合吸引力。1%的市占率说明外资并未“抢走”本地人房子,却在供应端为新公寓、新社区注入活水。对于海外投资者,把附加税、空置费、汇率波动全部计入总成本,再选择人口流入确定、租售比健康的区域,才能真正让“澳洲硬资产”成为资产配置中的稳定压舱石。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相关文章推荐
本季推荐项目
效果图
澳大利亚
【墨尔本公寓】伊洛公馆
效果图
澳大利亚
【悉尼公寓】Marquet & Mary
效果图
澳大利亚
墨尔本公寓Park Moder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