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投资置业 > 悉尼“”保障房地图出炉:5%配建剑指北岸东区,富裕郊区也要分指标

悉尼“”保障房地图出炉:5%配建剑指北岸东区,富裕郊区也要分指标

澳住房与城市研究所(AHURI)首次绘制“地理优势”保障房建设优先图,将悉尼9个设施完善的郊区列入“5%社会住房配建”名单,范围从北岸、东区到内城,目标新增36-59套社会住房,打破“贫困集中”旧格局。

 


一、研究核心发现


设施区→社会住房密度高:Canterbury-Bankstown、西悉尼比较明显


富裕区→配建滞后:北Bondi、Chatswood、Tamarama-Bronte、North Randwick、Darling Point等被点名“补作业”


缺口比较大州:新州、维州、昆州“地理优势”社会住房缺口突出


二、9大“”优先区


Haymarket、North Bondi、Lavender Bay、Chatswood、North Dee Why、Moore Park、Tamarama-Bronte、North Randwick、Darling Point与North Avoca


任务:每区新增36-59套社会住房,实行5%配建比例


三、地方声音


AHURI执行总裁Fotheringham:富裕区配建落后,集中劣势必须打破


Parramatta市长Zaiter:市议会已超额完成住房目标,1.5万套规划中,社会保障房由州政府负责,各方须各司其职


北悉尼市长Baker:市议会有土地但缺资金,希望国有土地社会住房占比30%并永久保留,分区改革须转化为地面真房源


Randwick市长Parker:呼吁州与联邦加大投资,用国家项目补充市议会专案


悉尼市政府:已支持1525套可负担住房,未来再增2131套,强调“悉尼不应成富人聚居地”,将通过开发商贡献、规划修订、低价售地、补助发放等组合拳增加可负担住房


四、资金与规划缺口


北悉尼大规模分区升级已启动,但州政府尚未发布可负担住房期限与品质指引


社会住宅目标15年内占比3%-15%,市议会希望国有土地做到30%


Randwick、悉尼市均呼吁州和联邦提供建设资金,而非仅靠分区“画饼”


五、解决方案方向


5%配建立法:在地理优势区强制落地,防止富裕区“零贡献”


国有土地30%社会住房:永久持有,确保长期存量


国家资金池:州与联邦设立专项建设基金,匹配市议会土地


开发商贡献升级:提高配建比例或征收可负担住房基金


低价售地/低价售房:政府把土地或房产以低于成本价转让给社区住房提供商


当“分区改革”遇上“资金真空”,AHURI的优先区地图为各级政府画出责任红线:富裕郊区不能再做“旁观者”。只有把配建比例、国有土地指标和真金白银写进规划,才能让“地理优势”转化为“居住公平”,让社会住房真正落地在地面,而非停留在图纸上。

温馨提醒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
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
本季推荐项目

新活动预约

请填写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