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租养贷”崛起:当127万澳元中位价把年轻人挡在悉尼门外,他们把首套房买成了投资盘
悉尼独立屋中位价127万、墨尔本82万,面对“够不着”的本地市场,Z世代正在改写购房逻辑——先在自己想住的区域租房,再把首套房买在负担得起的外围城市,用租金替自己供房贷。24岁工程师Jawal Trivedi就是这条新路径的样板:两年前他用51.7万澳元在墨尔本北郊Kalkallo购入三居联排,同时继续租住在悉尼Mascot,24岁便当上“收租房东”。

一、案例速写
购房地点:维州Kalkallo三居联排 51.7万澳元
首付来源:疫情期间投资新西兰医疗ETF收益+父母部分资助
现居模式:租住在悉尼Mascot,通勤CBD便利,“我想住的地方根本买不起”
还贷策略:租金+工资对冲贷款,父母垫付部分已还清
二、数据佐证:年轻“租养贷”激增
Resolve Finance《租房一代报告》对1000名计划两年内置业的租客调查显示:
全国18-24岁租房者中,16%拟把“投资物业”当首套房,同比+7ppt
新州比例高,17%(去年仅8%);维州14%;昆州13%;西澳12%;南澳10%
首套投资房平均预算:61.3万澳元;首套自住房平均预算:67万澳元
Resolve董事总经理Don Crellin:“年轻人把‘租养贷’视为更早进入市场的跳板,这是一种务实财富观。”
三、市场推力:可负担缺口+政策红利
低端房价涨幅领先:低端市场年涨8-10%,高于5-6%
政府补贴:联邦5%首付计划、各州首置印花税减免、区域购房补助叠加,降低入场门槛
租金回报:Kalkallo三居周租约550澳元,毛收益率≈5.5%,高于悉尼平均3.2%
四、风险与对策
区域选择错误→空置率高、资本增值缓慢
建议:用“就业+基建+人口”三指标筛选,优先铁路终点/新医院/大学城节点
现金流缺口→租金不足以覆盖贷款+物业费
建议:保持租金≥年供款额110%,预留6个月现金流缓冲
税务与折旧→不了解负扣税、折旧报告
建议:购房后立即委托 quantity surveyor 出具折旧报告,大化退税
五、全国外溢效应
Domain首席研究员Nicola Powell:“当东海岸被高价挤出,买家把目光投向西海岸或偏远首府,‘租养贷’群体正在重塑地区房价曲线。”
西澳Perth Outer、南澳Adelaide North enquiry 量同比+25%
投资者占比:上述区域成交投资者占比由28%升至35%,其中约四成属“异地首置”
六、未来展望
利率下行周期+区域供应充足,2025-26年“租养贷”比例或突破20%
政策风险:若联盟党削减净移民,区域租金增长可能放缓,需关注人口流向
市场机遇:地铁延伸、机场扩建、大学城扩容节点,仍是“租养贷”金矿
七、行动清单
① 预批贷款:确定可负担总价+缓冲利率2%
② 选区工具:用“就业增长+基础设施+空置率”三筛选
③ 尽职调查:租售比>4%、历史5年复合增长>6%
④ 税务规划:负扣税、折旧、土地税提前建模
⑤ 退出机制:3-5年评估,若年复合<4%考虑换仓
结语
当“想住的区域买不起,买得起的区域不想住”成为常态,“租养贷”把地理落差转化为现金流工具。Trivedi的故事证明:与其攒够127万再进场,不如让51万先替你工作。只要选对区域、算清现金流、用足政策红利,年轻人完全可以用租金替自己供房,同时保留对理想生活方式的选择权。在可负担性危机短期内无解的背景下,“租养贷”或许不是权宜之计,而是一种新的财富积累路径。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上一篇: 当前篇
相关文章推荐
本季推荐项目
效果图
澳大利亚
【墨尔本公寓项目】ALUNA
效果图
希腊
【希腊公寓项目】海蓝湾十六
效果图
澳大利亚
【墨尔本公寓】伊洛公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