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心指针飙至15年峰值,澳洲楼市“看涨共识”能自我兑现吗?
西太银行10月房价预期指数一举冲到172点,比长期均值高出34%,刷新2008年以来纪录。市场正用钱包投票:利率走低、房源、首次置业补贴扩围,三重力量叠加,让“未来12个月房价将显著上涨”成为主流预期。
看涨情绪创纪录,昆州乐观
指数读数100代表看平,172意味着“看多”比例压倒性领先。昆州人预期激进,维州相对保守。即便11月RBA降息仍存变数,西太银行经济预测主管Matthew Hassan认为,“推迟越久,后续放松幅度可能越大”,进一步为房价预期添柴。
情绪会自我兑现?历史经验说“会”
2021年4月指数触及164点,随后一年全国房价劲升16%。AMP经济学家My Bui指出,房价预期本身就是需求的前置指标,“怕错过”心理把潜在买家提前推入市场,成交放量再反过来夯实涨价叙事,形成正反馈。
需求侧三把火:减税、补贴、降息
实际工资转正:通胀回落,名义薪资增速超过CPI,家庭口袋边际改善。
5%首付保险扩围:政府把“低首付”计划额度上调至每年3.5万席,Gene Tunny的模型显示,首次置业者需求被前置约12-18个月。
降息预期落地:年内已三次下调现金利率至3.6%,E61 Institute分析师Nick Garvin表示,“只要市场相信未来还会降,定价今天就先反应”。
“买入时机”指标同步回暖,却仍有杂音
西太银行“买入时机”分项同比升23.7%,但认为“不是好时机”的受访者仍占多数。My Bui把矛盾指向负担能力:房价增速跑赢工资,且利率绝对值仍高于疫情时期,“看多不等于买得起”。
央行口风微妙,房价风险天平向“过热”倾斜
行长Michele Bullock在会后坦言,当前现金利率“略偏紧缩”,暗示若通胀继续回落,政策空间有望打开。但市场已提前定价两次降息,一旦降息节奏不及预期,热情可能快速降温。
当预期指针站上15年高位,历史告诉我们:短期房价往往顺着情绪走。可负担瓶颈与政策不确定性仍像两道紧箍,随时可能让“自我实现的繁荣”中途熄火。对买家而言,与其追涨,不如算清月供安全边际;对监管者而言,如何在不扼杀需求的前提下抑制投机,将是2025年楼市的较大考题。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上一篇: 当前篇
相关文章推荐
本季推荐项目